自从手机进入 “全面屏”时代后,“屏占比”就是大家比拼的关键参数,屏占比越高,意味着这个手机的“视界”更震撼,更接近满眼全是屏幕的视觉效果。
一直以来,屏下摄像由于能够带来无开孔、无挖槽的视觉体验,而被视为实现“真全面屏”的最佳解决方案。
但这一技术的关键难点在于实现画面显示一致性的同时,还需确保前摄模组的成像效果不受影响,以满足用户、视频通话等需求。
但这些难点是由屏下摄像的特质所决定,想要攻克就必须在屏幕材料、结构、前摄模组光学设计和图像处理算法等方面持续投入,难度显然不低。
现阶段相关厂商通常会借助技术手段来减少屏下摄像区域的像素密度(PPI)、减少屏幕像素点或重构像素排列等方式,来实现增加屏幕透光性、并隐藏前摄的目的。
但这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局限,比如PPI下降和像素排列不同就会导致屏下摄像区域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在高亮或浅色背景会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视觉效果。
虽然屏下摄像技术已历经多次迭代,在成像表现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至今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一区域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在不久前举行的SID 2024展会上,TCL华星方面除展示全球首款7.85英寸三折柔性折叠屏外,还公布了一款适配屏下摄像技术的7.85英寸柔性屏。
据悉,其所搭载的是TCL华星自研的LTPO技术,并支持最高120Hz刷新率。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屏幕的屏下摄像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像素密度均达到了420PPI,可实现全局画面显示的一致性。
它还能兼容屏下3D人脸识别,无需开槽、挖孔,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屏幕的完整性。
2021年,TCL华星在年度DTC全球生态显示大会上展出了全球首发的集成极致水滴半径YIR1.75+CUP技术的折叠全面屏组合的1款demo。
此外,TCL华星这款屏幕除了支持屏下摄像之外,另一个亮点就是可以兼容屏下3D人脸认证。
目前在市场中,苹果几乎是唯一将3D人脸识别(Face ID)作为主要生物识别方案的厂商。现阶段TCL华星也紧跟步伐。
苹果:据媒体报道,苹果正在研发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的iPhone手机,并选定LG Innotek为供应商。
苹果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屏下Face ID和前置摄像头的整合,预计到2025年的iPhone 17 Pro将首次采用屏下Face ID技术。
LG:LG Innotek已开始开发屏下摄像头(UPC),其目的可能是为苹果 iPhone 全面屏做准备,带有UPC的iPhone预计将于2026年之后发布。
同时,LG Display也已开始开发UPC显示面板,并计划在UPC应用中使用透明PI基板,而不是传统的聚酰亚胺(PI)基板。
三星:据测评网站gsmarena 报道,三星正在研发屏下前置手机摄像头技术,以真正实现完美全面屏效果。
此前,三星就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提高手机的屏占比,前置摄像头是实现“完美全面屏”的最后阻碍。
中兴:中兴已推出多款使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手机,如中兴Axon 30屏下版、中兴A20 5G等。
努比亚:努比亚Z60 Ultra领先版搭载第六代屏下摄像技术,新机采用前摄灵透算法6.0,业界首次在屏下摄像技术中引入生成式AI融合计算,带来迄今为止最清晰的屏下。
维信诺:作为屏幕供应商,维信诺正式推出了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并与华为、荣耀、小米、OV、中兴等厂商都有合作。
透光率提升:不断改进屏幕材料和结构,提高了屏下摄像区域的透光率,减少光线衰减和散射,改善成像效果。例如采用高透明隐形电路、特殊的像素驱动方式等。
显示效果优化:使屏下摄像区域与屏幕其他区域的显示效果更加一致,减少视觉差异。
像通过提升像素密度、优化像素排列等,让屏幕整体显示更均匀、自然,在高亮或浅色背景下也能有较好的视觉表现。
成像质量改善:借助算法优化和硬件升级,如独立屏显芯片、前摄灵透算法等,增强了屏下摄像头的拍摄画质,提升了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和细节表现,AI去雾、AI超清画质算法等也进一步助力成像质量提升。
技术改进:持续提高透光率和成像质量,进一步缩小与传统摄像头的差距,甚至在各种复杂光线条件下都能实现出色的拍摄效果;同时更好地平衡屏幕的各项性能指标,提供更优质的显示和使用体验。
成本降低: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应用,生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使得搭载屏下摄像技术的手机能够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动其在市场上的普及。
应用拓展: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屏下摄像技术还有可能拓展到其他电子设备领域,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为更多设备带来全面屏的设计创新。
随着TCL华星这款新屏幕的亮相,也就意味着屏下摄像将有望在技术端迎来进一步的突破,其不仅可能为全面屏方案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生物识别技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内容参考来源:三易生活:屏下摄像有望迎来突破,解决显示与前摄难题;“真 全面屏”的下一站!屏下摄像头技术靠谱吗?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谷歌9年工程师离职,公开离职报告:我赚到了很多的钱,但谷歌的大公司病越来越严重